仙桃市水文局圆满完成测站大考证长途测量

7月2日,上午10点23分,仙桃市老里仁口水位站,水尺笔直地立在水准点上。

随着业务科科长颜道力同志一声“OK,结束!”,标志着这项时间跨度4个月、覆盖站点29个、路程长达200公里的三等水准引测最终抢在炎热的盛夏前夕圆满完成。

高效组织 迅速启动

在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发布2025年湖北省水文测站考证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后,仙桃市水文局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单位的工作方案。同时预估到此项工作耗时长、人员力量投入大,要求“早部署、早启动、早完成”。在1月份工作方案制定完成后,2月份完成了测量仪器的配备检修,3月份便启动了长途三等水准测量。

为确保测量的顺利开展,颜道力同志每天会提前安排第二天的测量人员、测量地点、人员分工以及出发时间,从车辆、人员到仪器设备、防暑物资等一一提前落实好,确保测量的连续性和高效性,避免因组织混乱或者责任不明造成的低效或者延误。

局领导定期听取测量进展以及困难需求,及时统筹解决。局主要负责人邵四红亲自到测量一线,查看测量情况,慰问测量人员,叮嘱防暑降温和安全保障。

局主要负责人邵四红到测量一线查看测量情况

创新方式 科学安排

新一代电子水准仪实现了数据的自动测量、计算、复核与保存,极大提升了测量效率。但是,扶尺人员徒步换尺所需时间成为测量作业中最耗时也耗力的环节。为进一步提升效率,结合平原区平坦地形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借用单位职工的可折叠电动车,为扶尺人员代步。此举不仅显著减轻了测量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极大提高了整体测量效率。

测量收尾阶段已经进入夏季,白天尤其是午间温度过高,为保障测量人员身体同时不影响测量进度,高温天气的时候,测量的时间会提早到早上的五六点,所有测量人员也都统一服从安排,没有人提出异议或者讲条件。

有的站次引测距离长、位置偏远,为了保证测量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测量人员下午一两点吃午饭成为常态。为了不耽误测量,饭菜往往也是司机就近打包来的简单盒饭,大家席地在测量地点用餐。

乡间小道用小型电动车代步,提高测量效率

全员上阵 接续力量

针对过去专班测量模式效率低、耗时长且易因人手紧张停测的问题,仙桃市水文局打破惯性思维,突破岗位限制,推行“主力带头、全员补位”机制,动员全员干部职工科学轮值参与。

在测量动员中,综合办的女同志积极参与测量,主动承担起野外最艰苦的扶尺工作,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的表现也尤为亮眼。面对高温酷暑和长途跋涉,她们毫无怨言,步履不停。在综合办主任韩兴同志的统筹协调下,面对手头工作和家里琐事,她们自行协调,服从安排,不讲条件。她们状态之饱满、扶尺之稳、操作之可靠、卡点之精准,都让业务人员敬佩和赞叹。

水质实验室的同志在繁重的日常化验工作之余,也听积极参与到此次测量中,把手中的刻度计换成了水尺杆。

综合办的女同志、水质化验人员、司机都成为扶尺手

勇于担当 多线作战

仙桃局人手少,日常工作就是一人兼任多职,虽然要保障长途测量顺利进行,但其他工作也绝不能耽误或者应付,因此多线作战就成了大家的常态。

信息化的龚勋同志从无独立带队测量经验,但在本次任务中主动请缨带队。起初,大家对其体力以及仪器操作熟练度存疑。但随着测量的进行,他快速适应并成长,从扶尺手做起,逐步掌握仪器操作,最终成为带队主力。

同期,小型水库静态测量也正在进行,专班的3位同志为保障任务进度毅然放弃休假,远赴孝感驻点开展静态测量,即便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下,他们在回单位的间隙,也见缝插针地投入长途测量工作。

他们是扶尺手、也是仪器操作手,还是司机、后勤保障人员。

业务科长颜道力同志作为此次测量负责人,亲力亲为、带头做表率。

信息化龚勋同志快速成长为主力队员

孝感静态测量专班同志见缝插针参与长途测量并解决测量仪器故障问题

此次长途测量不仅圆满完成了省水文中心下达的地下水监测站及二类水文站引测任务,更一举实现了辖区内所有三类水文站点引测全覆盖,标志着中小河流水文站网高程引测工作取得全面突破。本次测量任务不仅锤炼了队伍的专业技能,提升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系统深化了对测量原理及规范技术要求的理解,更在并肩作战中熔炼了团队情谊,实现了技术水平与团队凝聚力的双提升。(通讯员颜道力、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