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质量打造“特色之乡”行动方案出台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出台《高质量打造“特色之乡”行动方案》,将按照“重点支持一批、积极培育一批、整合优化一批”思路,引导部分市县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整体提升“特色之乡”发展活力和影响力。仙桃“中国黄鳝之都”“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中国体操之乡”“亚洲体操之乡”榜上有名。

仙桃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近年来,我市锚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推动非织造布产业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和品牌升级,全力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非织造布制品拓展到涵盖建筑、汽车、农用工用、航空航天、日常护理等32大类130多个品种,形成了从装备制造、原辅料生产、制品加工到产品研发、人才培训、供应链的全产业链优势,集聚了上下游企业2700多家。被誉为中国黄鳝之都的仙桃,拥有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黄鳝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黄鳝产地贸易市场,是全国两个黄鳝主产区之一。目前,已构建“种、养、加、销、安”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2024年,“仙桃黄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26.71亿元,并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方案决定,对“中国黄鳝之都”“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等12个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之乡”,加强政策创设、系统集成,推动产业能级跃升,持续擦亮“特色之乡”名片。

方案明确,积极培育“中国体操之乡”等19个对资源有支撑、发展有基础、效益待提升的“特色之乡”,通过挖掘潜力,彰显特色,提升产业发展规模,扩大“特色之乡”品牌知名度。对“亚洲体操之乡”等32个内涵趋同、地域相近、称号重叠的“特色之乡”,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品牌整合,提升“特色之乡”竞争力。力争到2030年,打造10个在全国知名和20个在全省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之乡”。(记者 邓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