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态环境局信访热线接到群众紧急求助后,通过“接诉即办-精准施策-纾困解难”三步工作法,不仅成功化解一起持续多日的噪音扰民事件,还帮助涉事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事情源于一通深夜来电。一村民反映附近合作社烘干设备24小时作业,特别是柴油铲车夜间装卸产生高分贝噪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接诉后,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由执法骨干和监测专家组成的专项调查组,携带专业设备连夜开展“循声溯源”。
经现场踏勘和连续72小时监测,执法人员精准锁定噪声源。更令人意外的是,该合作社粮食烘干项目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既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也未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面对确凿证据,合作社负责人李某懊悔不已:“我们真不知道这些规定,就想多加工些粮食。”
“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考虑企业实际。”执法人员秉持“执法+服务”理念,启动包容审慎监管程序。一方面责令立即停产整改,指导企业十日内完成设备拆除;另一方面协调属地政府、农业部门,最终推动该合作社入驻市级农业产业平台——汉江大米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实现从“散乱作坊”到“正规军”的蜕变。
鉴于企业属初次违法、主动改正且未造成严重危害,经案审会集体决议,依据《行政处罚法》“首违不罚”原则作出不予处罚决定。目前,新项目已完成备案手续。(记者 晓旦 通讯员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