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排头兵 坚守第一线——市中医医院抗疫医务工作者剪影

守护,不分昼夜;医者,不负担当。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医院“夫妻档”、“父子档”接连涌现,坚守核酸采样第一线。

有的医生刚值完夜班,直接放弃休息,主动要求加入到核酸采样分队中,该院肝胆病科主任倪春红就是其中一员,他的爱人周秀萍是该院口鼻耳科医生。10月12日,夫妻俩被特意“安排”,分在同一个核酸采样区域。“安排我们去哪,我们都服从。”周秀萍说。

10月8日,在领秀城小区进行核酸采样时,寒风瑟瑟,细雨绵绵不断,周秀萍双脚麻木,依旧坚守。她和同班人员两人,当日采集了2800人。这个月,倪春红本该给远在郑场的母亲送去高血压药品,如今安排搁浅,好在有备用药品。在家庭群里,儿子经常关心父母,叮嘱他们注意身体。

“夫妻档”冲在一线,在市中医医院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来自该院脊柱疼痛科护士长孙小艳,已有多日没有见到丈夫和孩子。10日晚,孙小艳前往剅河镇一隔离点,进行疫情防控院感系统培训和指导。“我们不去,谁去?这是作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希望大家安心全部回家。”孙小艳说。

孙小艳的丈夫彭国栋是该院骨科医生,同样被派往一线进行核酸采样。“几乎没有联系,他忙我也忙。”彭国栋忙完核酸采样,院里科室也离不开人。只有到了深夜休息时,夫妻俩才能打一通电话,互相报一声平安,道一声晚安。孙小艳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正在读三年级的孩子,最近上网课也无法陪伴身边。尽管如此,家里老人十分理解,和孩子一起克服难关。

该院医保科科长周丽最近天天下乡镇,前往郑场、毛嘴等地进行核酸采样,她的丈夫李宏伟则辗转沙嘴数个社区。两人白天能见面的机会,是早上一起前往医院集合。清晨5时,两人就要起床出发,赶往医院集合。得空时,周丽会给丈夫打电话,提醒他要吃饭。“临床医生更忙,要做手术,值夜班。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挺着上。”周丽说。

闻令而动、无畏冲锋。在医院里,除了夫妻同心抗疫,还有上阵父子兵。该院财务科副科长刘文清,积极支援一线。他多次参加专业系统核酸采样培训。刘文清愿意冲在前,为孩子做表率。“虽然不是医生,但是身为医院一员,必须上!”刘文清说。他的儿子刘靖宇,在去年大学毕业后,通过统一招考来到医院康复科工作。第一次参与规模化核酸采样,刘靖宇直言责任重大,“能够上一线,再辛苦也值得。”(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罗婉婷)